林丹 γ-BHC

名称:林丹

英文名称:γ-BHC

分子式:C6H6Cl6

分子量:290.83 g/mol

标签:γ-1,2,3,4,5,6-六氯环己烷,(1α,2α,3β,4α,5α,6β)-1,2,3,4,5,6-六氯环己烷,丙体六六六,γ-六六六,Aalindan,Aficide,Agrocide,Ameisentod,Aparasin,γ-1,2,3,4,5,6-Hexachlorocyclohexane,有机氯杀虫剂

编号系统

58-89-9

25842

175135-73-6

24849491

MFCD00013385

暂无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或粉末。微有霉烂气味。

2.       密度(g/mL,25/4℃):1.87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11.8~112.8

5.       沸点(ºC,常压):288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1.644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1.2×10-3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20℃时,溶解度(g/100g):丙酮43.5,苯28.9,氯仿24.0,乙醚20.8,乙醇6.4。不溶于水。

毒理学数据

大鼠急性经日LD50为88-270mg/kg (125mg/kg),小鼠59-246mg/kg.以625 mg /lcg喂养大鼠,约50 %有抽搐中毒症状,雄大鼠血清转氦酶活性增高,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生产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6.64

2、   摩尔体积(cm3/mol):182.5

3、   等张比容(90.2K):462.0

4、   表面张力(dyne/cm):41.0

5、   极化率(10-24cm3):22.45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1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4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产生红疹和红肿。动物体内有蓄积作用,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保存。

合成方法

1.林丹的工业生产方法是根据六六六各异构体在甲醇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各种异构体的结晶度的差异来提取的,在适当的甲醇量及提取温度下,丙体、丁体及油状物杂质被抽出在甲醇中,甲、乙体成残渣分出。被饱和以及溶有丁体、油状物的甲醇溶液,经冷却结晶,因基结晶速度的差异,六六六丙体结晶分出。一般需再进行第二次提纯才能得到丙体含量在99%以上的林丹产品。

用途

   气相色谱分析标准。有机合成。杀虫剂。
该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的广谱杀虫剂,兼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一般加工成粉剂或可湿性粉剂使用。由于用途广、制造六六六的工艺较简单,50-60年代在全世界广泛生产和应用,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杀虫剂,对于消除蝗灾、防治家林害虫和家庭卫生害虫起过积极作用。六六六因长期大量使用后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药交日减,又因其不易降解,在环境和生物体内造成残留积累,许多国家在70年代已停止使用。我国从1983年起停止生产,但作为其他家药的原料还保留少量生产。

安全信息

暂无

易燃 刺激 危害环境

S60 S61 S62

R11 R38 R65 R67 R50/53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

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