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氧化铀(V,VI)
英文名称:Uranium(V,VI)oxide
分子式:U3O8
分子量:842.08 g/mol
标签:钪族元素
编号系统
1344-59-8
暂无
215-702-4
暂无
暂无
暂无
物性数据
暂无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暂无
性质与稳定性
氧化铀(V,VI)为黑褐色粉末,其颜色、密度会因开始时所用的原料的种类及加热条件而异。可溶于稀酸。氧化铀(V,VI)为斜方晶系的晶体,a=6.716A(1A=0.1nm,下同),b=11.960A、c=4.1469A。在250~500℃发生从α相转变到β相(斜方晶系,a=7.069A、b=11.445A、c=8.303A)的相变,但是转变点因O/U的组成比不同而有敏感的变化。
贮存方法
暂无
合成方法
在空气中将四价铀的硝酸盐、草酸盐、过氧化物、三铀酸盐等加热到700~800℃时,都可制得氧化铀(V,VI)。
制法 取精制的三铀酸铵置于大蒸发皿中,在空气中加热至约800℃ 1~2小时,则盐将完全分解而制得粉末状的氧化铀(V,VI)。在此制备实验中温度是关键因素。如果加热至300~500℃时,盐几乎全部分解而转化为氧化物β-UO3(若加热过氧化物,则生成α-UO3或UO2.9,若是硝酸盐则生成β或γ-UO3)。如果在800℃以上长时间加热,则会逐渐失去氧而转变为非整比组成的U3O8-x,所以必须注意控制好热分解时的温度条件。
用途
暂无
安全信息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文献
None
备注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