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酮](/images/struct/9c74b3fd2df840d3960e89fcfa82c055.gif)
名称:吖啶酮
英文名称:9(10H)-Acridone
分子式:C13H9NO
分子量:195.22 g/mol
标签:氮蒽酮,茚酮,9(10H)蒽醇,9(10H)吖啶酮,9,10-Dihydro-9-oxoacridine,Dihydroketoacridine,9-Acridanone,芳香化合物
编号系统
578-95-0
MFCD00005019
209-434-7
AR6976000
7104
24848848
物性数据
1. 性状:黄色片状结晶。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354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 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 ):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热乙醇、热乙酸、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不溶于水、乙醚、苯和氯仿。在乙醇溶液中显蓝色荧光。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7.27
2、 摩尔体积(cm3/mol):158.6
3、 等张比容(90.2K):417.8
4、 表面张力(dyne/cm):48.1
5、 极化率(10-24cm3):22.70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9.1
7.重原子数量:1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3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具有刺激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于眼睛及皮肤接触。
贮存方法
密封4℃保存。
合成方法
1.由邻氯苯甲酸和苯胺反应生成二苯胺-2-羧酸(即邻苯氨基苯甲酸或N-苯基氨茴酸),再在浓硫酸中脱水环合而得。在装有蒸馏装置和搅拌器的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g(0.064mol)邻氯苯甲酸,10g碳酸钾,40ml(0.42mol)苯胺和0.1g新制备的铜粉。将混合物搅拌、加热,慢慢将反应产生的水蒸出来。约需3h。然后用水蒸气蒸馏法蒸出未反应的苯胺。将剩余物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中加入浓盐酸使结晶析出,冷却,滤出结晶,用少量冷水洗涤抽干。粗品用乙酸和乙醇重结晶,熔点为183-184℃。把5g邻苯氨基苯甲酸与35ml浓硫酸混合,在水浴上加热3h。冷却后,在强烈搅拌下加入40ml冰水.滤出沉淀。将它加到300ml2.5%的碳酸钠溶液中,加热,过滤,用水洗涤后干燥,即得吖啶酮。
用途
1.有机合成。
安全信息
暂无
暂无
S22 S24/25
暂无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