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丁酯](/images/struct/38572639371c4b7b9e5cd6ec328d4f10.gif)
名称:硫酸二丁酯
英文名称:Di-n-butyl sulfate
分子式:C8H18O4S
分子量:210.29 g/mol
标签:硫酸正丁酯,二丁基硫酸酯,Butyl sulfate,Dibutyl sulfate,(CH3CH2CH2CH2O)2SO2
编号系统
625-22-9
MFCD00059420
暂无
WS7700000
1707498
暂无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液体。
2. 密度(g/mL,25/4℃):1.06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未确定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1.421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不溶于水。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服)TDLo:12mg/kg
大鼠(皮下)TDLo:9,500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
生态学数据
对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者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1.38
2、 摩尔体积(cm3/mol):194.3
3、 等张比容(90.2K):472.9
4、 表面张力(dyne/cm):35.0
5、 极化率(10-24cm3):20.3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2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8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2.6
6、 重原子数量:13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77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远离氧化物。
贮存方法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的地方必须远离氧化剂。
合成方法
1.亚硫酸二丁酯与硫酰氯反应,开始时需进行冷却,反应装置应有良好的回流冷凝设备,大量的二氧化硫放出后,再升温至130-135℃,使二氧化硫逸尽。反应产物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硫酸二丁酯。
2.制法:
于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回流冷凝器(顶部连一道气管至二氧化硫吸收装置)中,加入亚硫酸二正丁酯(2)625g(3.2mol),水浴冷却,慢慢滴加硫酰氯217g(1.6mol),约0.5h加完。加完后慢慢加热,直至生成的1-氯丁烷回流(约100~110℃)。此时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逸出。改为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并慢慢加热使内温升至130~135℃,直至基本无二氧化硫或1-氯丁烷蒸出为止。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分出有机层,无水氯化钙干燥后,再加入无水碳酸钠放置1天。减压蒸馏两次,收集109~111℃/0.53kPa的馏分,得硫酸二正丁酯①(1)250g,收率74%。注:①参照上述方法,用亚硫酸二正丙酯代替亚硫酸二正丁酯,可制备硫酸二正丙酯(C6H14O4S),bp88~91℃/0.53kPa,收率66~70%。[1]
用途
有机中间体。
安全信息
PG 2
有害
暂无
R22
文献
[1]参考文献:勃拉特A H(Blatt A H)主编•有机合成:第二集•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76.参考书:有机化合物合成手册/孙昌俊,王秀菊,孙风云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ISBN 978-122-11519-5
备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