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氟乙酰胺
英文名称:Fluoroacetamide
分子式:C2H4FNO
分子量:77.06 g/mol
标签:敌蚜胺,氟乙酰胺,氟素儿,2-氟乙酰胺,敌蚜胺,Fussol,Fluorkill,AFL 1081,Afl1081,Amid kyseliny fluoroctove,Amidkyselinyfluoroctove,baran,杀鼠剂
编号系统
640-19-7
MFCD00008026
211-363-1
AC1225000
1739054
24847848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臭、无味、不易挥发的白色针状固体
2. 密度(g/mL,25℃):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08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30mmHg):未确定
7. 折射率(n20/D):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醇、多数有机溶剂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9-33.12mg/kg;小鼠经口LD50:5.3-10.45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极其危害的,即使是小量,对水中的有机物,鱼类有剧毒,禁止进入水体。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3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3.1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4.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强碱接触。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合成方法
由氯乙酰胺氟化而得。氟化反应可在二甲苯,四氯乙烯等溶剂中进行;也可采用干法(无溶剂法),即干燥的氯乙酰胺和氟化剂KF加热反应。干法较简便,没有防爆要求,收率也较溶剂法高。将干燥的氟化钾和氯乙酰胺按1.5:1(摩尔比)放入球磨机球磨半小时,把此混料放入预热好的卧式氟化釜,减压下加热反应,得含量为95%的氟乙酰胺,收率72-75%。
用途
氟乙酰胺用于防治棉花,大豆,高梁,小麦,苹果等蚜虫,柑桔介壳虫及森林螨类等效果很好,尤其对棉花抗性蚜虫特别有效。也用作杀鼠剂。氟乙酰胺对消化道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口服中毒除出现消化道症状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烦燥不安,肌肉震颤,反复发作的全身阵发性和强直性抽搐,部分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该药易损害心肌。我国从1982年6月5日起禁止使用含氟乙酰胺的农药和杀鼠剂,并停止其登记。我国早在1976年就已明令停止生产,1982年,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明文规定:不许把氟乙酰胺做为灭鼠药销售和使用。
安全信息
UN 2811 6.1/PG 2
极毒 刺激
S45 S36/S37
R24 R28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