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硫酸钠 Sodium dodecyl sulfate

名称:十二烷基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dodecyl sulfate

分子式:C12H25NaO4S

分子量:288.38 g/mol

标签: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十二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发泡粉,K12,月桂基硫酸钠,Dodecyl sodium sulfate,Dodecyl sulfate sodium salt,Lauryl sulfate sodium salt,Sodium lauryl sulfate,乳化剂,防结块剂,发泡剂,基因工程研究用试剂

编号系统

151-21-3

MFCD00036175

205-788-1

WT1050000

3599286

24896369

物性数据

1.      性状: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具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2.      密度(g/mL,20℃):1.03

3.      熔点(分解,ºC):180~185

4.      闪点(ºC):>100

5.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乙醚和轻石油。对酸、碱和硬水稳定。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288 mg/kg;

大鼠腹腔LD50:210 mg/kg;

大鼠静脉LD50:118 mg/kg;

小鼠腹腔LC50:250 mg/kg;

兔子经皮LD50:10 mg/kg;

小鼠静脉LC50:118 mg/kg。

2、   吸入毒性:大鼠LD50:>3900 mg/m3/1H。

 

生态学数据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大鼠经口LD50:1300mg/kg,鱼半致死量(TML)24.5×10-6。

分子结构数据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4.8

7.重原子数量:1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4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2.易溶于水,对酸、碱和硬水稳定;易吸潮结块;溶于水,对碱和硬水不敏感。粉状的K12易吸水结块。有去污、乳化及优异的发泡作用,生物降解性好。
3.具有较强的去污、渗透、润湿、发泡、乳化、分散等性能。
4.对黏膜和上呼吸道及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贮存方法

塑料桶装或内衬塑铁桶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合成方法

1.      将十二醇与氯磺酸按摩尔比1:1.03投料,在30-35℃进行磺化反应,生成的磺酸酯用30%氢氧化钠中和,生成十二醇硫酸钠,经双氧水漂白、喷雾干燥即得成品。原料消耗(kg/t)月桂醇(C12>85%) 725固碱(NaOH>95%) 183氯磺酸(>95%) 458。

2.      由十二醇和氯磺酸在40~50℃下经硫酸化生成月桂基硫酸酯,加氢氧化钠中和后,经漂白、沉降、喷雾干燥而成。

3.      十二迷基硫酸钠制备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三氧化硫法 反应装置为立式反应器。在32℃下将氮气通过气体喷口进入反应器。氮气流量为85.9 L·min-1。在82.7 kPa下通入月桂醇,流量58 g·min-1。将液体三氧化硫在124.1 kPa下通入闪蒸器,闪蒸温度维持在100℃,三氧化硫流量控制在0.907 2 kg·h-1。然后将硫酸化产物迅速骤冷至50℃,打入老化器,放置10~20min。最后打入中和釜用碱中和。中和温度控制在50℃,当pH值至7~8.5时出料,即得液体成品。喷雾干燥得固体成品。
氯磺化法
间歇法 将月桂醇投入反应釜中,预热至30℃。然后在高速搅拌下将比理论量过量0.03 mol的氯磺酸以雾状喷入醇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硫酸化反应结束后,将其打入中和釜用30%的碱液中和至pH值7~8.5。最后用0.4%(质量)的双氧水漂白。喷雾干燥得固体。也可按质量标准配成溶液。
连续法 反应装置为管式反应器。首先用氯化氢把月桂醇进行饱和。月桂醇以334 g·min-1的流速,氯化氢以40.5 g·min-1的流速通过计量器进入饱和室。然后在21.4℃下将月桂醇的氯化氢溶液通入反应器与氯磺酸反应。反应物经气液分离后,硫酸化产物从分离器底部流入中和釜。在50℃下用30%的氢氧化钠中和得液体产品。喷雾干燥得固体产品。

4.在搅拌和冷却下,慢慢将氯磺酸( 或液体三氧化硫)加到十二醇 ( 月桂醇)中,氯磺酸与十二醇的物质量的比为1.03∶ 1,加料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30℃,反应温度不超过35℃,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控制温度不超过50℃,然后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偏
碱性。蒸发浓缩至粘稠,冷却后,粉碎块状物,抽滤后,用乙醇洗涤,烘干,即为成品。
过程主要反应为:

5.工业上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脂肪醇硫酸钠需制成各种形式的商品,如粉状、粒状、片状产品,一般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制得。
(1)喷雾干燥法 用该法可制得粉状产品。这是国内脂肪醇硫酸钠(粉状K-12)产品的传统生产方法。生产规模一般均较小,且为间歇操作,产品收率较低。
(2)真空脱水干燥法 该法使用刮膜式蒸发器,将低浓度的料浆在蒸发器内借助刮板的旋转作用使在内壁成薄膜状,在利用外部夹套蒸汽加热的同时进行真空脱水,可使脂肪醇硫酸钠的活性物含量达70%~80%,进一步加工可得粒状、针状或片状产品。

6.本制备方法包括正构烷烃的磺氧化,磺氧化产物的分离、中和,从中和产物中汽提原料油等工艺。二氧化硫和氧由磺氧化反应器底部的气体分布器进入,使其很好的分布在由正构烷烃和水组成的液相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0℃以下。液体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6~7min 。反应物料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分离器,分出的油相返回反应器。分出的磺酸液经气体分离器脱除二氧化硫后进入蒸发器,分出硫酸相 ( 下)磺酸相( 上)打入中和釜用50%的氢氧化钠中和。即得产品。

投料比 正构烷烃∶二氧化硫=1∶( 1.08~1.10)
液相( 重量比) 烷烃∶水=1∶1
气相( 体积比) 二氧化硫∶空气=2.5∶1
气流空速 3.5~5.5 L/h.cm2  反应式如下。

用途

1.主要用作牙膏及膏状和粉状洗发香波的发泡剂。还可用作乳化剂、灭火剂、发泡剂、纺织助剂、电镀添加剂等。

2.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渗透、去污和分散性能,生物降解性好。主要用作牙膏、洗发香波等的发泡剂。也可作乳化剂、灭火剂、发泡剂及纺织工业助剂、电镀添加剂等。商品为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主的烷基硫酸钠同系物混合物。

3.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用于洗脱剂中,分离一些有机胺、蛋白、核甘酸及儿茶酚胺等物质。在生化分析中用于从蛋白质中分离核酸,从宿主细胞中脱落某些病毒。还作乳化剂、发泡剂、洗涤剂和去垢剂。

4.用作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造洗发香波、餐具清洗剂、液体洗涤剂等,是牙膏的主要发泡剂。也用于配制纺织助剂、灭火剂、胶乳稳定剂、羊毛净洗剂、乳化分散剂、脱模剂等。

5.本品用作纺织品印染工业乳化剂,亦可用作洗涤剂,润湿剂、起泡剂、油类增溶剂。溶于水,常配制成10%的储备液。

6.本品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作电镀镍、电镀钴等的润湿剂 ( 防针孔剂) ,减少或消除了针孔的产生.

安全信息

UN 2926 4.1/PG 2

暂无

暂无

暂无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

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