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劳氏试剂
英文名称:Lawesson's reagent
分子式:C14H14O2P2S2
分子量:404.46 g/mol
标签:路易斯试剂,劳氏试剂,二(4-甲氧基苯基)-1,3-二硫-2,4-二膦烷-2,4-二硫化物,2,4-Bis(4-methoxylphenyl)-1,3-dithia-2,4-diphosphetane-2,4-disulfide,Lawesson’s Reagent,Lawesson试剂,硫化试剂
编号系统
19172-47-5
MFCD00005171
242-855-4
暂无
1024888
暂无
物性数据
1. 性状:淡黄色固体
2. 密度(g/mL,25/4℃):不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228-229
5. 沸点(ºC,常压):不确定
6. 沸点(ºC, 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不确定
8. 闪点(º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部分极性有机溶剂,在沸腾的苯、甲苯和二甲苯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并经常在这些溶剂中使用。
毒理学数据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05.65
2、 摩尔体积(cm3/mol):271.5
3、 等张比容(90.2K):795.6
4、 表面张力(dyne/cm):73.6
5、 极化率(10-24cm3):41.88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6.1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6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33
7.重原子数量:2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2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水分/潮湿 氧化物
2.对空气和湿气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在使用中会放出H2S,所以建议在通风橱中操作和使用。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避光,通风干燥惰性气体下
合成方法
1.在通风橱中和干燥条件下,将108克(1摩尔)苯甲醚与44.4克(0.1摩尔)五硫化二磷二聚休(P4O10)一起加热至回流,当温度达145℃时,即开始放出硫化氢。将温度逐渐升到150℃并保持1.5小时,使多硫化磷完全溶解,并形成清亮的淡桔黄色挤液。稍后,即有淡黄色沉淀析出。最后将温度升至155-160℃使回流约6小时,摹本上不再有硫化氢逸出后,冷却反应混合物,比广:物结晶成块。用苯洗涤,真空中加热干燥,得产率80%。
2.实验室可以按照标准的实验操作步骤从苯甲醚和P4O10为原料来制备[1]。
用途
Lawesson试剂在有机合成中主要被用作硫羰基化试剂,将羰基转变成为相应的硫羰基。虽然这个过程也可以由一些无机试剂来完成(例如:P4O10),但是由于Lawesson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不仅反应产率较高,而且后处理也比较方便。
由一般的酮羰基生成的硫酮不稳定,但是那些被芳基稳定的芳酮可以顺利地得到相应的硫酮化合物 (式1)[2,3]。
Lawesson试剂与酯在类似的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硫代酯。该反应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反应,即使有多个不同的酯基也可以同时被转变成为相应的硫代酯 (式2)[4,5]。
硫代酰胺是硫羰基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化合物,所以也是文献中研究的比较多的一类反应。该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试剂与底物在高沸点的溶剂中一起共热 (式3)[6~8]。如果适当地控制反应原料的用量和反应条件,也可以在酯基存在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将酰胺转变成为硫代酰胺 (式4)[9]。
此外,Lawesson试剂的脱氧能力也值得关注。例如:它可以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选择性地使亚砜脱氧,生成相应的硫醚产物,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合成意义 (式5)[10,11]。
安全信息
UN 3278
易燃 有害
S8 S22 S43 S36/S37
R20/21/22 R15/29
文献
1. Thomsen, I.; Clausen, K.; Scheibye, S.; Lawesson, S.-O. Org. Synth., 1984, 62, 158. 2. Miki, T.; Kori, M.; Fujishima, A.; M., Hiroshi; Tozawa, R.; Nakamura, M. et al. Bioorg. Med. Chem., 2002, 10, 385. 3. Huszthy, P.; Kontos, Z.; Vermes, B.; Pinter, A. Tetrahedron, 2001, 57, 4967. 4. Filippi, J.-J.; Fernandez, X.; Lizzani-Cuvelier, L.; Loiseau, A.-M. Tetrahedron Lett., 2002, 43, 6267. 5. Silvestri, M. A.; Nagarajan, M.; De Clercq, E.; Pannecouque, C.; Cushman, M. J. Med. Chem., 2004, 47, 3149. 6. Nguyen, T.; Wicki, M. A.; Snieckus, V. J. Org. Chem., 2004, 69, 7816. 7. Maslen, H. L.; Hughes, D.; Hursthouse, M.; De Clercq, E.; Balzarini, J.; Simons, C. J. Med. Chem., 2004, 47, 5482. 8. Athanassopoulos, C. M.; Garnelis, T.; Vahliotis, D.; Papaioannou, D. Org. Lett., 2005, 7, 561. 9. Bagley, M. C.; Chapaneri, K.; Dale, J. W.; Xiong, X.; Bower, J. J. Org. Chem., 2005, 70, 1389. 10. Ishii, A.; Kashiura, S.; Oshida, H.; Nakayama, J. Org. Lett., 2004, 6, 2623. 11. Bates, D. K.; Li, X.; Jog, P. V. J. Org. Chem., 2004, 69, 2750. 12.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