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胭脂红
英文名称:New coccine
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
分子量:604.47 g/mol
标签:食用色素红102号,丽春红4R,酸性猩红4R,1-(4-磺基-1-萘基偶氮)-2-萘酚-6,8-二磺酸三钠盐,1-(4-Sulfo-1-naphthylazo)-2-hydroxy-6,8-naphthalene disulfonic acid trisodium salt,Acid red 18,Ponceau 4 R,饲料添加剂,饲料着色剂,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着色剂),食用色素与护色剂,酸性染料
编号系统
2611-82-7
MFCD00004084
220-036-2
QJ6530000
4122340
24851935
物性数据
1. 性状: 深红色粉末。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 未确定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水呈红色,微溶于酒精和溶纤素,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胭脂红遇浓硫酸呈紫色,稀释后呈红光橙色;遇浓硝酸呈黄色溶液。它的水溶液遇浓盐酸呈红色;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呈棕色。
毒理学数据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计算化学数据
3、 氢键受体数量:1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13
6、 重原子数量:38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190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4
性质与稳定性
贮存方法
密封于阴凉干燥环境。
合成方法
1. 以 1,4-氨基萘磺酸和G 酸(2-naphthol-6,8-disulfonic acid) 为原料,将1,4-氨基萘磺酸重氮化,与G 酸偶合得产物。经盐析,过滤,干燥,粉碎得成品。
2. 由4-氨基-1-萘磺酸(naphthionic acid)重氮化,与2-萘酚-6,8-二磺酸钠偶合反应后用氯化钠盐析,经精制而得。
将1-萘胺-4-磺酸钠溶解于8~9倍量(质量)75~85℃的水,过滤、冷却至0~5℃;然后加入原钠盐1.2~1.5倍量(质量)的盐酸,搅匀静置,析出细微的1-萘胺-4-磺酸结晶,并将其冷却至5℃以下;在3~5℃下缓缓加入1:2(质量)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得微黄色糊状重氮液,反应完毕后料液对刚果红试纸呈强酸性(显蓝色)。
将G酸钠(2-萘酚-6,8-二磺酸钠)搅拌溶解于9~10倍量(质量)60~65℃的水中,再加入部分碳酸钠(总量的1/5),溶解后过滤;滤液投入反应釜内,然后加入其余的碳酸钠,搅拌并冷却至5~8℃,再在10~15℃和pH值为8时,缓缓加入重氮液进行偶合反应数小时。
胭脂红铝色淀的制备
由氯化铝、硫酸铝等的铝盐与碳酸钠等的碱类制取氢氧化铝,添加于胭脂红水溶液,沉淀而得产品。
用途
1.主要用于丝、毛、锦纶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皮革、纸张、麻、草的染色。
2.用作食品着色剂、药品及化妆品等着色剂。
3.用作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和糖果包衣中,最大使用量为0.1g/kg;在各种饮料类、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浸渍小菜和虾(味)片中,最大使用量0.05g/kg,在豆奶饮料、红肠肠衣和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025mg/kg。
4.酸性红 R 可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的染色及其织物的直接印花。由于染色坚牢度和匀染性均较差,色光也不如酸性红G 鲜艳,故毛纺织品较少使用。也可用于皮革、纸张、木制品、塑料、墨水、化妆品、医药、食品等的着色。
5.用于羊毛、蚕丝、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皮革、纸张、塑料、木材、医药和化妆品的染色。还可用于制造墨水。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妆品的着色。
6.用于化妆品方面 化妆用香精、花露水、牙膏、浴液、洗发水等着色,但不得用于眼部化妆品。
7.用于药物方面 药用片剂、水溶剂、酊剂、糖衣、胶丸和药用油膏着色。
安全信息
暂无
暂无
S22 S24/25
暂无
文献
暂无
备注
暂无